听灯影下的千年绝唱——
“一口诉说千万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明间戏剧。
大漠、落日、驼队、飞天、长绸舞……华州皮影戏创新剧《丝路风》曾参加上海东方卫视《喝彩中华》的节目,受到热情赞誉。新一代皮影艺人将一幅美轮美奂的丝路风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为隆重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响应国家非遗进校园的号召,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了解非遗、热爱非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10月27日下午,由渭南市文广局、市教育局、共青团渭南市委主办,市文化艺术中心、渭南师范学院团委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之皮影戏调演活动来到渭南师范学院,让大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
“女娲娘娘补了天,剩下石头成华山。鸟儿背着太阳飞,东边飞到西那边……”在渭南师范学院陶然厅内,由华阴市西大仙老腔艺术团表演的老腔《关中古歌》拉开了演出的序幕,粗犷豪放、淳朴的开场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这时,舞台周围的灯光暗淡下来。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竹棍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幕布上的每个皮影似乎瞬间都有了真实的生命一般。华州皮影戏《刀劈韩天化》,临渭区东路碗碗腔皮影戏《借水》《卖杂货》,华阴市传统皮影戏《三英战吕布》,同朝皮影戏《宝莲灯》,华州皮影戏创新剧《芭蕾舞白毛女》《丝路风》……活动现场,精彩的表演让学生们目不暇接。“太震撼了!这次皮影戏的表演让我意识到很有必要去了解和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今后能举办更多相关的活动,为我们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演出结束后,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大二学生赵月阿说。
“传承非遗文化,要从娃娃开始抓起。”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非遗保护部部长李朝燕表示,今后将由渭南市文广局、市教育局、共青团渭南市委联合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增强大家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意识,让传统文化在薪火相传中更自信。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关中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