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

腊八碰上小寒,你不可不知的一些事

时间:2017-01-05 13:37|来源:|作者:苏苏|点击:

小寒,十二月节,寒字下面两点是冰,《说文》释:“寒”为冻,此时还未寒至极,至极是大寒。白日隐寒树,野色笼寒雾。寒气是阳气上升,逼阴气所致。此时旧岁近暮,新岁即至。

2017年1月5日 农历腊月初八

小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可见其冷的程度。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最近,你感受到小寒带来的情谊没?

一候雁北乡

 

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二候鹊始巢

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喜鹊因感觉到阳气,而开始噪枝筑巢,繁育后代了。

三候雉始雊

雉是野鸡,阳鸟。雊是求偶声,早春已近,雉感受到阳气的生发开始求偶了。

今年小寒是农历十二月初八,碰巧是腊八节,俗称“腊八” ,腊八节这一天,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做腊八蒜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摩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腊八粥

腊八蒜

小寒碰上了腊八,势必擦出不一样的火花,这一天饮食宜温热柔软,不仅是口感温热,食物的性质也要温热,可以起到健脾、暖胃、补肾的作用。民谚云:小寒、大寒防风御寒。

最能具备温热柔软的食物当属腊八粥了!“小寒”节气中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喝腊八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北方的腊八粥可以说是最为讲究的,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青丝、玫瑰、红豆、花生……不下20种。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才算熬好了。这样做好的腊八粥,味道绝对棒棒哒!

腊八习俗

吃腊八粥

腊八粥对于腊八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腊八饭”

粥里有啥?

大米、糯米、薏仁、糙米、

红豆、黄豆、绿豆、黑豆、

红枣、花生、栗子、坚果、小米

……

你能想到的五谷杂粮,全都可以!

一家人,一锅粥,其乐融融

做腊八蒜

泰安有在腊八这天做腊八蒜的习俗。把剥了皮的蒜瓣放到密封罐子里,往里倒入适量米醋,腊八这天封上,慢慢地蒜瓣就会变绿,然后正好在年三十这天就着饺子吃。

民间有顺口溜:“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除了腊八粥之外,冬天时,泰安人又喜欢哪些特色粥品呢?我们不妨一起来盘点一下那些暖心又暖胃的家乡味道!

 

NO.1 糊豆

糊豆,泰城人常食用的一种粥,成分主要是玉米面,现在来说,根据个人喜好,又有原料不同的糊豆,诸如小米面糊豆、豆子面糊豆等。人们在做糊豆时,也常常在里面加些爱吃的食物,诸如胡萝卜、荠菜、地瓜干等等。隆冬时节,家家户户几乎都会煮一锅糊豆,营养美味,又可御寒。

 

NO.2 泰山糁
 

东平粥粉,是泰安营养绿色的特色产品,选用东平湖产优质莲籽、芡实、菱米、小米、麦芽糊精等原料,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钙、维生素等营养成份,具有益肾固精、养心安神、健脾和胃、平肺舒肝、明目清心之功效。在泰城,东平粥粉既是日常养生佳品,也是馈赠佳品。

 

NO.4 胡辣汤


胡辣汤是中国北方早餐中常见的传统汤类名吃,也是泰城早餐店常见的一种汤品,受到人们的喜爱。胡辣汤的特点是汤味浓郁、汤色靓丽、汤汁粘稠,香辣可口,一碗胡辣汤下肚,暖胃暖心。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关中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