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

扶贫花开别样红

时间:2015-04-15 16:34|来源:|作者:苏苏|点击:
记者 程 瑾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不能掉队。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不能没有农民的梦想构筑。
  扶贫工作做得怎么样,直接关系着小康社会建设的全局。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掉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市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创新扶贫模式,健全联合扶贫攻坚机制,下大力气到村到户、实施五大扶贫工程,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两年多来,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5亿余元,其中投入中省财政扶贫资金5.3亿元,帮助37.1万贫困人口脱贫,脱贫绝对数量全省第一。
  精准识别
  瞄准“穷根”做文章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是夯实精准扶贫基础。去年以来,市扶贫办与团市委、市妇联、市统计局等部门协作,组织了上千人的工作队伍,先后开展了3轮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活动,逐户核实确认了103万贫困人口,剔除了4万多不符合贫困标准的人员。同时,逐村逐户建档立卡并建立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对全市1133个贫困村、103万贫困人口,对每个贫困户涉及的65项指标,每个贫困村涉及的126项指标进行逐村逐户调查统计,做到户有表、村有册、乡有簿,并全部录入扶贫信息系统,全国联网,实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扶贫项目到村到户确保精准帮扶。市扶贫办瞄准贫困人口,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基本方略,两年投入中省财政扶贫资金5.3亿元,其中精准到户的资金占比76%。
  五大工程
  强化帮扶针对性
  扶贫只有扶到点上、根上,才能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为此,我市到村到户,多措并举,实施了五大扶贫工程,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精准扶贫实施以来,我市以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为出发点,实施扶贫移民搬迁工程。2014年启动实施扶贫移民搬迁七年行动计划,当年搬迁贫困群众3658户、14140人。十八大以来,共投入财政资金1.32亿元,完成搬迁7162户、27162人;以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为着眼点,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每个村平均投入中省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累计实施318个村,覆盖农户15万户、56.9万人;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立足点,实施产业发展工程。重点实施小额信贷、企业项目贷款、互助资金、贫困户生产发展和产业化扶贫等五类产业扶贫项目,两年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29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7.8亿元,直接受益贫困户1.3万户、5万多人,扶持各类专业合作社41个,龙头企业36个;以提升贫困人口素质为根本点,实施能力提升工程。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开展了雨露计划、高技能人才培训、贫困村千名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贫困家庭大学生救助、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项目。累计培训贫困村脱贫致富带头人1200名,培训转移贫困青年2万多名,资助了1.37万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实用技术培训达20万人次以上;以汇聚力量联合攻坚为切入点,实施行业和社会扶贫工程。组织、引导行业部门将支农资金和各种资源,尽可能多地投向贫困村和贫困户,重点支持贫困村基础设施、环境改善及公共设施方面的建设,夯实脱贫致富基础。全市共组建驻村工作队715个,其中省级72个,市级108个,县级535个,结对帮扶715个贫困村。6月底所有工作队全部入驻帮扶村,市级派驻的108个工作队,安排驻村队员252人,落实帮扶资金含物资折值2367万元,实施帮扶项目256个。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关中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