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

东秦沃野尽欢歌

时间:2015-04-20 15:05|来源:|作者:苏苏|点击:
——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综述
大片葱茏的田野,阡陌纵横,但见成方连片的大棚,连绵开去,一望无际,这逐渐成为东秦大地一道别致的风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依据渭南的资源禀赋,审时度势,率先提出要把渭南打造成为西部现代农业的先行示范区,实现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的重大转变。通过政府扶持、企业运作、农民收益的方式,使得渭南农业发展一路跨越向前,演绎着从传统到现代的精彩嬗变。
  2014年全市农业克服冬春连旱、高温伏旱以及强秋霖等不利天气影响,粮食播种面积770.5万亩,总产227万吨。全市新增水果面积16.4万亩,总面积达到302.2万亩,水果总产达330万吨。设施蔬菜新增5.6万亩,累计面积达到101万亩,蔬菜总面积达180.6万亩,产量450万吨。肉、蛋、奶产量达到12.85万吨、7.1万吨、23万吨。果蔬菜农产品监测合格率99%,白水苹果、蒲城酥梨、大荔冬枣、临渭葡萄、洽川红提已经成为渭南农业的知名品牌。
  以生态促发展    以园区推农业
  现代农业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形态和重要载体。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是新常态下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
  围绕“积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这条主线,市农业局确立“农民增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两大目标,积极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以及市场竞争能力”和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应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因为这是实现农业生产工厂化、车间化的重要载体,是整合农村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管理、信息等资源实现农业产业聚集、农民就近转移就业的重要平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引领传统农业改造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极,可以率先突破,示范引领,推动我市现代农业健康发展。
  市农业局把设施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把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把科技、财政支持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支撑,把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把党政强力推动、部门密切配合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促使传统农业快步迈向现代农业。
  为了将园区做大做强,市农业局运用智能温室、日光温室、大拱棚、喷滴灌、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先进农机装备等先进农业技术,发展“菜(果)—畜—沼”生态循环等多种先进农业生产模式,引进、集成和推广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几年,我市农业园区数量快速增加,园区形式功能多样,示范带动力强,投资主体多元化,园区高端技术普及化,总体基础设施较好。现代农业园区从2009年起步,到2014年底,全市各类农业园区总数达到346个,其中200亩以上规模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38个。省级以上园区40个(包含韩城3个、农垦2个),市级园区115个,目前园区总面积达到70万亩。在政策推动和示范引领下,短短6年,我市现代农业园区获得迅猛发展。从2009年的现代农业园区产值6.8亿元,到2014年现代农业园区产值达到86亿元。在现代农业园区的带动下,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加,2013年达到7565元,同比增长14.6%,增幅超出城镇居民收入增幅3.8个百分点;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34元,增长12.8%。同时,通过参与园区建设,农民不仅得到了生产流通环节的收益,还从土地经营权转让等方面获得了收益,增收渠道更加宽广,现代农业园区已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动力。

  产业化龙头企业     带动农业增长
  从过去的单纯生产向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发展,从单纯的生产企业变为繁殖、养殖、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化企业。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志,也是我市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方向。
  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中,我市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化战略。
  目前,全市已培植壮大了一批与龙头企业配套的主导产业和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经营水平的提高,有力带动和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甚至许多企业都有自己的研究机构,研究项目,形成了一批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截至2014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已达1882个,各级龙头企业358家,国家级5家,省级90家,市级263家,销售额亿元以上企业26家,2014年的销售总额为127.52亿元。如今,在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正从规模小、初加工逐步向创新推动、领域延伸、规模扩大的新态势发展,呈现出竞争力不断增强、带动力不断提高的新形势。
  今年,全市农业工作将继续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重点,狠抓“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这条主线,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力争农户颁证率80%以上;继续推进以设施农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职业农业培育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现农业生产由数量增长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转变。同时坚决完成粮食面积稳定在780万亩,总产200万吨以上;新增水果面积8万亩;新增设施蔬菜4万亩;农机总动力达540万千瓦,经营总收入达到26.5亿元;农民收入增长13%的总体目标。
  如今,我市采取的以工业带动农业的产业升级,以城乡统筹战略改善农村生活,高标准大棚建设,以及土地整理等一系列强基础的措施,正使秦东大地的每一寸土地释放出无穷能量。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关中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