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关于加强群众聚餐管理工作的思考

时间:2016-07-07 17:41|来源:|作者:苏苏|点击:

核心提示: 近年来,随着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红白喜事等集体聚餐情况越来越多。在城区,普遍以酒店、饭店为主,酒店设施齐备,管理比较规范,安全隐患较小。而在广大农村,流传已久的吃席,即事主邀请乡邻前来帮忙操办逐步被专业的流动餐车所代替,流动餐车是部分经专业培训、有专业水准,成立专业“班子”上门帮助操办宴席的一种新餐饮模式,该方式采取按桌收费或总价承包的方式,操办双方皆大欢喜,但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近年来,随着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红白喜事等集体聚餐情况越来越多。在城区,普遍以酒店、饭店为主,酒店设施齐备,管理比较规范,安全隐患较小。而在广大农村,流传已久的吃席,即事主邀请乡邻前来帮忙操办逐步被专业的流动餐车所代替,流动餐车是部分经专业培训、有专业水准,成立专业“班子”上门帮助操办宴席的一种新餐饮模式,该方式采取按桌收费或总价承包的方式,操办双方皆大欢喜,但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流动餐车的优点在于,事主省心,免去了邀请邻里,家庭地方不足,场地制约的瓶颈;流动餐车有相对固定的供货商,价位优惠,花费相对减少,降低了操办成本;餐车工作人员分工明确,服务到位,招待工作群众满意度高。尽管流动餐车有以上优势,但也存在下列问题:一是储存条件差,储存设施缺位,同时,防蝇、防鼠、防尘等措施不到位,导致已加工好的食物没有合适的冷藏保存设施,容易腐败变质和被有害物质污染;二是加工、招待场所简陋,农村宴席大多是在村道、空地、庭院内临时搭棚,电线乱绕、炒锅、油锅临时搭建、消防、用电等隐患较多;三是环境卫生难于保障。餐桌收回一次性餐具、纸杯、餐桌布等随地就近丢弃,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导致细菌滋生。四是操办人员健康不能保证。尽管执业厨师都有键康证并经食品药监部门专业培训,但临时聘请的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部分没有经过健康体检,极易发生传染性疾病隐患。五是部分食材采购把关不严,贪图价格低廉,采用“三无”产品,食源性食品安全隐患较大;六是卫生条件难于保障。受用水、消毒、风沙、扬尘的影响,部分地方也存在菜洗不净、餐具消毒不到位、脏水乱排放、沙尘污染等餐饮卫生突出问题。

农村家宴操办、大型聚餐活动越来越频繁,不管是建房、乔迁、完灯、结婚、祝寿、升学等等,群众都喜欢呼朋唤友,庆贺一番,要想保证群众的饮食安全,我们的食品药监部门就要在管理上下功夫,从源头上抓治理,在监管上做文章,制定操作规范,落实监管责任,健全监管网络,加强行业监管与属地管理的联系,开展排查整治,切实解决各种问题和隐患,形成自律他律的监管合力,努力成为群众餐饮安全的守护神。

经过长期的基层工作实践,我个人认为,在日常工作中,建议监管部门从如下方面入手,加强监管,筑牢群众聚餐安全的防护网。

一、规范监管,夯实责任。一是更新监管网格,解决村合并后干部职数缩减,原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有名无实的问题,确保监管队伍健全。二是开展业务培训,让基层干部明确一岗双责,属地负责原则,做到懂业务,会管理,能监督,敢负责。三是落实工作待遇,确保村级食品安全协办员有心干事,自愿干事,经常性开展工作。四是跟踪指导,基层药监所要深入村组,现场指导对辖区村民自办宴席进行登记、报告、检查、指导全过程,确保监管效果,帮助村组干部、协办员提升监管工作水平。

二、规范操作,源头治理。各级政府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农村聚餐从业规范,确保从事操办农村宴席的流动厨师,必须取得健康证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确保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都能持健康证参与工作,确保流动餐车配备冷藏设备和消毒设施、留样冰箱,确保食材采购必须坚持索票索证和登记备案。同时,基层食品药品监督所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强化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责任人意识。

三、建全机制,强化追责。一是建立信息报告工作制度,落实食品安全零报告责任,每天由村级协办员向食药所报告辖区聚餐活动动态,药监所向基层政府报告情况,确保每天信息无遗漏,监管全覆盖。二是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应急处置机制,组织开展突发事故应急演练,确保出现突发事件能够科学施救,各部门分工协作,保障有力。三是跟踪问效,落实责任。克服基层政府不管编制、不管经费、不管人员任免只管工作落实的尴尬,杜绝业务干部只认部门安排,不服基层管理的中梗阻现象。对慢作为、不作为,不服从管理的监管人员,建议基层政府对监管干部任免、调动具有建议权、否决权。各级业务主管部门也要加强与基层政府的业务联系,避免签订目标责任书找你,具体业务运作不理你,追究责任眼对眼,开展工作背靠背的潜规则。四是加强管理,严格追责。对不按规定进行申报,从业厨师拒不进行健康检查和未接受食品安全检查指导擅自操办宴席,从严从重处罚,对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对事主和厨师要加重处理,注销从业资质直至追究刑事责任,确保处理一人,教育一片,达到警示教育的效果。

四、加强宣传、防范在先。食品安全涉及群众生活的各个环节,要做到防微杜渐,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各村要利用党员会、群众代表会、村民会议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通过板报、广播、快板,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教育活动,让群众熟悉聚餐活动备案流程、掌握必要的食品安全鉴别方法、明白烹制操作规程、牢记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树立科学的食品安全观念,形成全民参与的家宴操办新模式,保障人民群众放心的安全环境。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关中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