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陕西,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的话语让世界瞩目陕西。地处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前沿位置,陕西被国家赋予了打造西部科学发展新引擎、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和“一带一路”大格局重要节点的历史使命。7月5日,陕西省人民政府省长胡和平做客人民网,就陕西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方面取得的成绩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十二五”期间,陕西的经济增速达到11.1%,到2015年,经济总量达到1.82万亿,经济增长高于全国3.3个百分点。在谈及陕西实现历史性跨越背后的增长动力时,胡和平表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为陕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从内因来讲,一方面,陕西紧紧抓住了能化工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也抓住了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机遇,推动了经济协调、健康持续地发展。此外,作为科教大省、国防工业大省的陕西,也格外重视科技创新、军民融合,这也成为陕西发展非常重要的支撑。
陕西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却提出“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设想,对此,胡和平解释说,过去,陕西主要是向东“开放”,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陕西的“开放”变为面向东、西双向开放,陕西就由内陆省份变为了开放前沿。“现在,陕西和中亚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有很多合作,外商投资也越来越多,我们现在非常重视加强陕西的对外开放,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陕西的发展。”胡和平说。
在谈到陕西的文化时,胡和平表示,文化是陕西的一个非常大的优势,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很多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除了历史文化,陕西也有红色文化,延安精神,到今天依然绽放着不朽的光芒,在中国历史上,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另外,陕西的民间文化和现代文化也发展得很好。民间文化,比如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听到的华阴老腔,很多人都说这是两千多年前的摇滚,此外,秦腔、腰鼓、剪纸、泥塑、皮影戏……陕西的民间文化非常丰富多彩;现代文化,陕西也是一个开放的地方,文学、艺术各方面的文化也都发展得很好。”在文化方面,不管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我们都下大力气推动,我们设立了35个文化重大项目建设,也有30余个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通过这些来推动整个陕西的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胡和平说。
这些年,陕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据胡和平介绍,陕西分为陕南、陕北、关中三大块。总体来讲,陕南给人的感觉一直是个山清水秀的江南水乡;关中是千里沃野;陕北则是高原沟峁。在生态建设方面,陕西一直提出“陕北要大绿化、关中要园林化、陕南要大美化”。“这些年,陕西的山川更加秀美了,秦岭绵延1600多公里,省里一直比较重视对秦岭的保护,专门出台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条例;对于水的保护,我们开展了渭河的整治,使渭河的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胡和平说,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陕西下的气力比较大,应该说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胡和平表示,陕西一直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我们的出发点是,发展成果要让人民群众共享。”胡和平说,比如,在医疗方面,我们大力推动医改,现在医改已在全省范围启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措施,也做到广覆盖,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提高标准。“总之,我们希望给老百姓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胡和平说。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关中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