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听 工业重镇的“拔节”之声

时间:2024-10-28 13:22|来源:|作者:gzzxadmin|点击:

金风劲吹,暖阳普照下的蒲城热力四射、活力涌动——新的赛道,新的征程,新的希望正努力绽放。

陕西柿子元能科技有限公司“柿子”低碳产业前景广阔,运达风电装配“双碳”产业园示范项目即将投产,渭南国控精工绿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生产车间一片繁忙……随着一个又一个重点项目的落地投产,蒲城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奔腾急,万马战犹酣”的强劲势头。

科技与创新深度融合发展中的渭南经开区新材料产业聚集区。(渭南经开区新材料产业聚集区管理办公室提供)

近年来,蒲城县和渭南经开区锚定“一镇三地”(陕西新型工业重镇、关中东部最佳生态宜居地、全国特色农业示范地、区域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持续打造“渭南经开区新材料、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临空经济”四大支柱产业和县域内现代家居、电子元器件、服装加工、新型建材等镇级产业发展新格局,形成了四大支柱产业与县域内镇级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交相辉映的“4+N”产业发展新局面,推动县域经济向上向好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增多。

大抓项目 干劲“满格”

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前进步伐铿锵有力。10月15日,在陕西道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道一科技)生产车间,经过焊接、装配等多道工序,一辆辆隧道智能装备“走”下生产线。

“这台是我们刚刚研发的最新产品,准备下个月上路。”在渭南经开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区,道一科技总经理刘永涛指着正在调试的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自豪地说。

道一科技是一家主营矿山、隧道智能装备研发、设计、钢结构件生产及技术服务的企业。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道一科技借助政策和资金支持,发挥自身研发团队优势,取得了隧道智能装备台车整机专利4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填补了我国凿岩台车自主知识产权的空白。

项目兴,则产业强。在工业经济发展中,蒲城县和渭南经开区一以贯之抓工业、抓园区、抓项目,聚力加快构建园区化、集群化、专业化的产业生态,做强新材料产业、做优食品加工产业、做大临空经济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做优镇级“N”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实现新突破、新兴产业跃上新台阶、未来产业取得新进展。全县产业发展呈现出积厚成势、拔节而上的良好态势。

一切围绕企业转、一切围绕企业办、一切围绕企业干。今年1至9月,蒲城县(含渭南经开区)138个重点项目审批手续已高效办结123个,开工(复工)117个,累计完成投资63.46亿元。79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工业总产值高达231.19亿元,累计增速7.7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6.2%。亮眼数据的背后,正是蒲城县和渭南经开区大抓项目、服务企业、加快发展的生动写照。

陕西神渭煤炭管道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蒲城生产中心鸟瞰图。(渭南经开区新材料产业聚集区管理办公室提供)

逐“质”而行 向“新”提速

在渭南经开区新材料产业聚集区,有一家响当当的国家级“绿色工厂”——陕西蒲城海泰新材料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蒲城海泰)。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蒲城海泰榜上有名,在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方面得到了国家的认可。

“蒲城海泰主要量化生产OLED显示材料、液晶显示材料、医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等,这些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行业前沿。”蒲城海泰综合保障二部经理李超平介绍,今年1至8月,公司产值达6亿元,利税2700余万元,大幅超越去年全年水平。

没有漫天扬尘,听不到长时间的刺耳噪声。预先从工厂定制的墙板、楼梯等构件,整齐码放在施工现场,工人将一件件构件“组装”。

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这就是装配式建筑。渭南日报  记者 任晓彤 陈墨怡

“我们项目建设整体采用装配式吊装施工、局部单体采用铰接框架BRB新技术,具有节能、环保、安全高效、产业化水平高等特点。”在渭南经开区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区,渭南国控精工绿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理杨振城说,把建筑当产品、把施工当制造,符合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也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

如何理解“异聚态热利用系统”?“会呼吸的墙,有思想的房”长什么样?答案就是陕西柿子元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柿子元能)从建筑能源系统的新能源构件切入,倾力打造的生态建筑——一个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雨能等自然能源来满足不同天气下连续稳定供热的热利用系统。

“相对于市场上的其他产品,其最大的优点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持续利用环境中的各种能量,有效填补了传统太阳能和热泵系统领域的诸多技术空白,并且可以比电节能80%,比燃气节能60%~70%,比现在普遍的空气源产品节能50%。”柿子元能工作人员许维鸿介绍说。

够新!够绿!“渭南经开区目前形成以蒲洁能化为主导的110亿元煤化工产业链,中化蓝天为龙头的50亿元精细化工产业链,长江精工为代表的20亿元绿色装配式建筑制造产业链,基本实现以5家龙头企业为链主、四大产业集群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全区现入驻企业135家,其中上市企业11家、规上企业45家、专精特新企业11家。今年1至9月,园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89.2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4.26亿元。”渭南经开区发展和改革局、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王正说。

千年蒲城,向新而行。近年来,蒲城县始终高擎科技创新这一引领发展的鲜明旗帜,坚定不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在此奏响激昂澎湃的最强音,创新驱动这一“关键变量”正华丽蝶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渭南国控精工绿建科技有限公司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生产车间内,工人准备进行生产。记者 牛纲 摄

用心服务 环境更优

“这里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营商环境一流,因此我们把在陕西投建的第一个项目落地到这里。”10月18日,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光瑞说。

运达风电装配“双碳”产业园示范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75亿元人民币,年纳税约3亿元,直接带动当地就业人数2300人以上。

运达风电装配“双碳”产业园示范项目的成功落地,离不开蒲城县和渭南经开区持续优化、日益向好的营商环境。

“围绕企业水、电、路、气、讯、热等相关基础设施配套的需要,我们精心建成安环一体化监管平台,确保危化、精细化工企业实现DCG、SIS安全管控系统全覆盖,推行污水‘一企一管’智能监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无死角的坚实保障。”渭南经开区新材料产业聚集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文涛说。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陕西美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美邦药业由1家公司发展成如今拥有3家全资子公司,从0到1,再从1到3,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的每一个诉求都能得到高度重视,每一次面临困难都能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李蒙的话语中饱含着感激与信心。

如今,“给企业办小事就是小发展,给企业办大事就是大发展,给企业慢办事就是不支持发展,给企业不办事就是破坏发展”,已深深印刻在蒲城县和渭南经开区广大领导干部为企服务的行动之中。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蒲城县和渭南经开区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通过推行“容缺+承诺制+并联审批+全程帮办代办”模式,采取提前介入、上门服务、集中会诊、专班攻关、全程帮办,深度推进“规范执法、优质服务”创评工作,持续加大办事流程优化再造力度,为企业审批开辟“绿色通道”,铺就助力企业成长的“快车道”。

听,蒲城,这座工业重镇正不断积蓄力量,拔节而起。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关中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