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人说某某家给儿子结婚花了十几万,某某家办个丧事花了七八万……婚丧嫁娶,原本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民风,如今却成为一种相互攀比的方式。许多经济不宽裕的村民为了不丢面子,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这些现象既给群众造成繁重的经济负担,又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
6月11日下午,“壮丽70年 奋进新渭南”网络媒体走农村看变化采访团来到了大荔县许庄镇西小坡村,深入了解这里的民俗民风。
据介绍,自2017年以来,大荔县积极推行城乡新型殡仪改革和农村婚丧礼仪改革(简称“两个改革”),使不良风气得到遏制,喜事新办、厚养礼葬、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日益形成。
村上还成立了“两改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群众在办事前必须向村“两改”议事会申报,议事会与事主进行协商后,共同确定办理流程。在办理过程中,由议事会成员将章程制度牌抬放至事主门前,对事宜进行全程监督,并严格执行办理标准,发现大操大办现象,由议事会及监管组织出面纠正制止。
在推进殡葬改革中,按照“一村一公墓”的要求,组织人力从选址、设计、功能区域构成等11个方面对公墓建设进行调研,目前,共建成公墓186处,在西小坡村建成了全县首个“安乐园”。每年可节约安葬用地20余亩,节省安葬费用150余万元。同时还建立了“殡史文化展馆”,通过宣传殡葬历史,倡导孝亲厚养、文明殡仪和生态安葬等良好风尚。
现在,群众家中过事基本都能按照村上制定的标准操办,基本遏制了大操大办之风,“礼轻情义重”的人情文化日益形成。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关中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