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于广大人民生活沃土上,花开在普通百姓平凡善举中”。六集系列广播剧《陇上花开》作为丝路之声广播剧创研基地联合定西市创作录制出品的首部以精神文明建设为题材的文艺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定西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是“以文化人”的一次生动实践。剧中多处呈现了定西红色经典故事、感人榜样故事、温情生活故事,反映了岷县的人文历史、特色产业、生态文明、项目工程等成就,充分展现了陇中人民在经济社会高质量追赶发展、乡村振兴、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中加力奋进、走在前列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该剧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共定西市委宣传部、定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等单位联合录制。
《陇上花开》首播得到了定西市四大班子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为首播仪式站台助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主持仪式,各县常委、宣传部长、各部局一把手参加,重视程度可谓空前。
《陇上花开》不仅是一部展现文明实践的广播剧,更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文艺作品。它以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刻的主题思想,展现了定西市在乡村振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丰硕成果,系统展示了定西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美丽山川等自然资源,穿插讲述特色产业、生态建设、引洮工程等助推乡村振兴和事关民生福祉的重大工程建设情况,通过普通人的真实经历,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定西人民在文明实践、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展现了道德的力量和文明之花的绽放,为全社会树立了文明新风的典范。
定西市坚持把广播剧收听工作作为深化拓展文明实践、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举措,及时印发《关于认真组织收听广播剧<陇上花开>的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广泛宣传动员,深入开展广播剧“六进”活动(即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农村),切实打通了“送剧入户”的最后一公里,在全社会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短短两个多月时间,收听人数就达到300多万人次。在定西的七个区县中,具有红色基因的岷县“六进”活动特色明显,声色俱佳,具有非常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第一、宣传形式多样化,让好故事家喻户晓
一是“码上”行动抓推广
二是“线上”广播抓声量
三是“线下”喇叭抓覆盖
有效利用各乡镇、村(社区)已建成的1648个大喇叭系统终端和县域450多辆出租车、公交车等载体,利用早、中、晚农闲时间及群众出行高峰时段,常态化播放剧集,有效提高了收听的覆盖面。
第二、受众群体分众化,让好声音“声”入人心
一是有效运用“岷”品牌
二是充分结合“优”资源
三是孵化培育“新”IP
创新培育、孵化打造一批独具特色、因人而异的推剧IP品牌,创新开展“大手牵小手·一起来听剧”“听剧有奖”“送剧下乡”等活动,让广播剧走出电台、走进校园,在润物细无声中滋养百姓心田。
第三、文明提升常态化,让好风尚蔚然成风
一是抓好文明培育“聚民心”
二是抓好文明创建“筑同心”
三是抓好文明实践“暖人心”
岷县宣传部长黄艳芳表示,下一步,县里将继续把收听广播剧《陇上花开》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持续开展集中收听、讲微党课、交流发言等活动,广泛宣传学习剧中先进事迹和精神品质,引导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各学校把广播剧《陇上花开》融入学校思政课教学工作,提高铸魂育人实效,采取举办主题报告会、主题班会、“沉浸式”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烈故事,深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各部门将立足工作实际,多渠道传播收听、多形式宣传推广、多维度实践引导,让人人知晓“剧中意”、争做“剧中人”、能干“剧中事”,奋力开创文明岷县建设的生动局面。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关中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