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旅

《陇上花开》:“六进”助力陇中遍地开花

时间:2024-11-05 16:32|来源:|作者:admin|点击:

“根植于广大人民生活沃土上,花开在普通百姓平凡善举中”。六集系列广播剧《陇上花开》作为丝路之声广播剧创研基地联合定西市创作录制出品的首部以精神文明建设为题材的文艺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定西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是“以文化人”的一次生动实践。剧中多处呈现了定西红色经典故事、感人榜样故事、温情生活故事,反映了岷县的人文历史、特色产业、生态文明、项目工程等成就,充分展现了陇中人民在经济社会高质量追赶发展、乡村振兴、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中加力奋进、走在前列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该剧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共定西市委宣传部、定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等单位联合录制。



 

      《陇上花开》首播得到了定西市四大班子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为首播仪式站台助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主持仪式,各县常委、宣传部长、各部局一把手参加,重视程度可谓空前。

 

该剧在2024年6月6日在甘肃人民广播电视台、定西人民广播电视台首播后,相继在中央广播电台中国交通广播、学习强国、喜马拉雅APP,以及甘肃台、陕西台、贵州台、青海台、定西台等近20个省、市、县各级广播电台完成首轮播出。
 为了方便广大听众收听,定西市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了宣传推广,组织各县区利用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视频号、网站、公众号、政务微信群、村社微信群、乡村大喇叭等媒介平台,广泛推送听剧二维码,让扫码听剧“触手可得”“随时可听”。同时,推动《陇上花开》广播剧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军营。根据不同的群体和场景,组织开展集中收听活动500余场次。印制附带二维码扫码可听的《陇上花开》海报5000多份,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免费发放、广泛张贴。该剧凭借其贴近民生、接地气的故事内容和精湛的演绎,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陇上花开》不仅是一部展现文明实践的广播剧,更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文艺作品。它以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刻的主题思想,展现了定西市在乡村振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丰硕成果,系统展示了定西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美丽山川等自然资源,穿插讲述特色产业、生态建设、引洮工程等助推乡村振兴和事关民生福祉的重大工程建设情况,通过普通人的真实经历,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定西人民在文明实践、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展现了道德的力量和文明之花的绽放,为全社会树立了文明新风的典范。

 
 
 
 

定西市坚持把广播剧收听工作作为深化拓展文明实践、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举措,及时印发《关于认真组织收听广播剧<陇上花开>的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广泛宣传动员,深入开展广播剧“六进”活动(即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农村),切实打通了“送剧入户”的最后一公里,在全社会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短短两个多月时间,收听人数就达到300多万人次。在定西的七个区县中,具有红色基因的岷县“六进”活动特色明显,声色俱佳,具有非常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第一、宣传形式多样化,让好故事家喻户晓

一是“码上”行动抓推广

岷县依托全县“1+18+372+N”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积极动员各级志愿者力量,在公园、医院、学校、社区等公共场所醒目位置张贴广播剧二维码海报,在广大干部群众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推送广播剧链接,让扫码听剧“触屏可知”。

二是“线上”广播抓声量

充分发挥应急广播、FM88.1调频广播覆盖面广、群众接受度高的优势,确定专人每天利用中午、晚上两个黄金时段【每个时段播一集】,循环播放《陇上花开》,让线上听剧“随时可听”。

三是“线下”喇叭抓覆盖

有效利用各乡镇、村(社区)已建成的1648个大喇叭系统终端和县域450多辆出租车、公交车等载体,利用早、中、晚农闲时间及群众出行高峰时段,常态化播放剧集,有效提高了收听的覆盖面。

第二、受众群体分众化,让好声音“声”入人心

一是有效运用“岷”品牌

把握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将广播剧宣传推介嵌入全县“红色公交大讲堂”“公园15分钟微课堂”“文明小岷”直播间、“岷图˙新光”电台等特色志愿服务“岷”品牌,以优质服务品牌释放品牌集群效应。

二是充分结合“优”资源

针对基层群众素质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比较差的现实问题,将广播剧宣传融入“花儿”唱词、农民党校、农家书屋等,同时,依托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等,创新推动“送剧下乡百姓听”,真正实现量体裁衣、量身打造的宣传效果。

三是孵化培育“新”IP

创新培育、孵化打造一批独具特色、因人而异的推剧IP品牌,创新开展“大手牵小手·一起来听剧”“听剧有奖”“送剧下乡”等活动,让广播剧走出电台、走进校园,在润物细无声中滋养百姓心田。

第三、文明提升常态化,让好风尚蔚然成风

一是抓好文明培育“聚民心”

巧借广播剧播放“东风”,持续深化“德润岷州”道德实践活动和“十百千”典型评选表彰活动,挖掘选树一大批群众身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持续推动“一碗烩菜办丧事”“红事彩礼限额”成为社会共识和自觉行动,让文明之风点面开花、蔚然成风。

二是抓好文明创建“筑同心”

以《陇上花开》广播剧的播出为契机,策划推出沙画短视频《让爱更纯粹》、“花儿”63首、快板10首,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刊发《厚植崇德向善文明沃土》《岷县:文明新风润城乡》等一批充满“烟火气”“人情味”“正能量”的精品力作。同时,紧扣创建主题主线,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五大创建”活动。

三是抓好文明实践“暖人心”

按照“两平台两基地”建设思路,高标准升级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新孵化一批立的住、传的开、可复制的特色实践品牌,以实实在在的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岷县宣传部长黄艳芳表示,下一步,县里将继续把收听广播剧《陇上花开》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持续开展集中收听、讲微党课、交流发言等活动,广泛宣传学习剧中先进事迹和精神品质,引导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各学校把广播剧《陇上花开》融入学校思政课教学工作,提高铸魂育人实效,采取举办主题报告会、主题班会、“沉浸式”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烈故事,深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各部门将立足工作实际,多渠道传播收听、多形式宣传推广、多维度实践引导,让人人知晓“剧中意”、争做“剧中人”、能干“剧中事”,奋力开创文明岷县建设的生动局面。

(图/文:苏春亮、赵遇吉)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关中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