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复习一下高中生物知识。血型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是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A或B抗原作为分类标准。如果红细胞表明只存在A或B抗原的一种,那就是A型或B型血;如果红细胞表明A和B抗原都存在,那就是AB型血;如果在红细胞表面检测不到这两种抗原,那就是O型血。
根据这个标准,血型一般可以分为A、B、O和AB这四种血型(在此不讨论特殊情况)。
而血型是有遗传规律的,后代需要从父亲和母亲那儿各继承一个基因,根据按孟德尔遗传定律进行分离与自由组合,会出现AA、AO、BO、BB、OO和AB这6种遗传型。下面图表中例举了各种父母血型的组合生出的子女可能和不可能的血型。可以参考一下
再来看看粉丝的提问,父亲是AB型,母亲是O型,根据上面表格,孩子可能血型是A型和B型,但粉丝的孩子却是AB型,是不是能说明孩子不是亲生的呢?
答案是不一定。因为有些罕见的情况,是不遵循这个推导规则的。正常情况下,父亲的AB血型的A和B基因是分别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话,跟O血型母亲结合,只能生出A或B血型的孩子。
但如果父亲的A和B基因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话。是有可能把把这一条传给孩子的,也就会导致孩子出现了AB血型。
所以说,这位粉丝是有可能生出AB血型孩子的,血型对于亲子鉴定来说有借鉴意义,但不能作为判断标准。更准确的亲子鉴定方法是去做DNA亲子鉴定。
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的团队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
研究人员自1986年开始招募志愿者,共纳入1.8万余名男性参与研究,并对受试者进行了20余年的随访,探索血型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那血型真的可以预示一个人是否会患癌吗?
答案是否定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表示,虽然多项研究均指出血型与癌症的发生之间存在相关性,但二者之间具体的机理还没有确切的解释。对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佐证,目前最多仅能起到参考作用,对此要持有正确心态。
与其去纠结自己无法改变的血型问题,不如去改变日常的一些习惯,这些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癌症发生是有明显作用的。
1、尽可能瘦
肥胖与子宫内膜癌、肾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建议让体重在标准范围内尽可能瘦一些。
2、坚持运动
每日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每周至少5次运动。尽可能减少久坐的时间,保证身体有足够的活动量。
3、限制酒精
酒精是明确的一类致癌物,长期饮酒会显著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对于不得不饮酒的人群而言,则要注意控制摄入量,男性每日应<20g、女性<10g。最好是不喝
4、限制红肉
红肉的摄入与结直肠癌是有相关性的,日常要注意控制红肉的摄入量,每周的量<500g,同时要减少加工肉类的摄入。
5、平衡饮食
饮食要注意以清淡为主,保持每日<5g的食盐摄入,可适当多吃些植物性食物。尽可能去保证膳食多样化,每天保持12种食物摄入、每周25种,让身体可摄入多元化的营养。
血型与癌症以及其他的疾病发生之间可能存在关系,但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问题,所以无需过多纠结。日常还是要将更多的目光放在生活习惯上,保持好的生活习惯才是预防疾病发生的“硬道理”。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关中在线 版权所有